致經濟日報編輯的信 - 回應有關環境影響評估的文章

致編輯的信

致經濟日報編輯的信 - 回應有關環境影響評估的文章

 

致 香港經濟日報 編輯:


貴報於2014年7月9日刊登周月翔女士題為《環團力量雖小 阻環保署鬆章》一文,我們有需要作出以下闡釋。

香港的環境影響評估機制是一個法定程序。《環評條例》及其《環境影響評估程式的技術備忘錄》(下稱《技術備忘錄》)已就環評研究的目的、範圍、評估方法、標準和準則,以及不同階段徵詢公眾及環諮會意見的過程,定下清晰客觀要求。環保署一直按照法例,嚴格執行環評程序和嚴謹審視各項環評報告。

環評程序涵蓋不同的專業範疇。《技術備忘錄》就不同的專業事項,指定了各有關專業主管當局,如漁農自然護理署、海事處、民航署、規劃署及衞生署等,以確保所有相關事宜都經過嚴謹與專業的審閱,科學客觀,而不是環保署單一部門的意見。

環境諮詢委員會(環諮會)委員來自不同界別,包括社會各界,以及環保學者和綠色團體,在社會上及專業上均具代表性,從不同角度為環評報告提供意見。再者,香港的環評程序公開透明,所有環評個案詳情及審批結果都會上載於環保署網頁,供公眾閱覽,確保環評結果不偏不倚。

就機場第三跑道的環評報告,環保署會一如既往,嚴格按照法例執行環評程序,和各相關專業主管當局一同作出嚴謹審視,以及詳細考慮公眾及環諮會的意見後,才按法定要求決定是否審批報告。


署理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黃漢明
副本 : 地球之友 (周月翔女士)
二○一四年七月十日